【摘要】
守住全面发展底色,创新培养模式特色,铸造莘莘学子的金色人生,安庆皖江中等专业学校,坐落在古雷池一角望江县城,这里是人才成长的摇篮,梦想起飞的舞台,这是一所不断创造教育奇迹的年轻学校。学校占地面积20.44万平方米,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,在校生2600多人,教职工近200人,是全国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,长三角市民终身学习实践基地,安徽省示范学校、非遗教育传习基地、研学旅行基地、非物质文化传承基地,安庆市文明单位、文明校园、平安校园,安庆市毒品预防教育基地。
该校秉承“为学生谋幸福、为学校谋发展、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”的初心和使命,扎实推进“雨露计划+”就业促进行动,提高脱贫家庭新成长劳动力技术技能水平,培养他们劳模工匠精神和就业创业意识,促进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就业,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全面振兴。
就业是民生之本,受经济下行和疫情的叠加影响,今年稳就业任务,十分艰巨繁重。为确保毕业生就业形势总体稳定,尤其是脱贫家庭新成长劳动力“雨露计划”毕业生稳岗就业,安庆皖江中等专业学校全面落实中央、省市县关于稳就业保就业的各项政策,通过全名实施“雨露计划+”就业促进行动,引企入校、校企合作、发放补贴等措施,助力毕业生就业。
引企入校,缓解毕业生的就业压力,促进毕业生就业。由县人社局、教育局等部门牵头,每年学校都在毕业季举办专场招聘会,邀请申洲针织(安徽)有限公司、安庆振宜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等本地及部分省内知名企业走进学校,与学校各专业毕业生进行精准对接,并达成就业意向,实现稳定就业一人、巩固脱贫成果一家,坚决防止因就业困难或就业不稳导致规模性返贫问题发生。
“我是一名建档立卡学生,在校期间不仅能够享受国家学费减免和生活资助政策,还可以享受“雨露计划”和学校勤工俭学岗位。临近毕业时,学校还给我们毕业生提供了很多的就业资源,企业也为我们提供了合适且对口的就业岗位,我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选择了一家自己心仪的企业,工资待遇也很好,我的家人也为我找到心仪的工作赶到高兴。感谢学校为我们毕业生提供的平台。”毕业生范芷珊笑着说道。
“我们公司人才需求比较大,通过这次主管部门和皖江学校组织的现场招聘会,我们公司选择了皖江学校的22名应届毕业生来到我们公司工作,其中,戴雨晴等18名学生是建档立卡学生,占总人数的81%。通过毕业生的求职简历和现场面试来看,皖江学校的毕业生综合素质都比较高,在给我们公司输入新鲜的血液,为公司创新发展增添活力的同时,通过这些毕业生的稳定就业,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、成效更可持续,让脱贫家庭的生活更上一层楼。”申洲针织(安徽)有限公司人事部主管查娴介绍道。
深入发挥“雨露计划+”就业促进行动培养人才、储备人才的积极作用,紧紧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,免费为毕业生家长和乡镇建档立卡户提供技能、就业等培训,引导其中符合条件的劳动力参加雨露计划,提升能力、增强本领,投身乡村振兴、回报家乡发展,造就一支懂农业、爱农村、爱农民的“三农”人才队伍,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人才保障。
充分发挥“雨露计划+”就业促进行动“帮就业”的关键作用,学校与安庆精密机械有限公司、安庆振宜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通过“工学一体”“企业新型现代学徒制”等方式开展校企合作,逐步提高毕业生就业率。尤其是对建档立卡学生实行学工结合的培养模式,一方面增强这些学生实际操作和适应现代制造业生产的能力,另一方面也减轻了家庭负担。目前已参与现代学徒制培养的学生有200余人,据不完全统计,2022年首批毕业生中,有意向继续在企业就业的学生达到现代学徒制培养学生的80%以上,建档立卡毕业生更是达到95%以上,且就业稳定率达100%,实现稳定就业一人、巩固脱贫成果一家,坚决防止因就业困难或就业不稳导致规模性返贫问题发生。
2022年,安庆皖江中等专业学校共有应届毕业生832人,其中包含206名建档立卡学生。截止目前,通过“引企入校”、现代学徒制培养等途径,已有816名毕业生通过招聘会或学徒转员工等方式找到心仪的工作,就业率达98%,建档立卡毕业生就业率更是达到100%。其中,选择在本地企业工作的毕业生达127名。对于目前尚未落实毕业去向的学生,学校充分发挥就业工作人员和毕业班班主任的作用,密切关注他们的求职意愿和就业进展,为他们提供更加精准的岗位推荐、就业服务和心理疏导,引导这些毕业生以平实之心,客观看待当前的就业形势,看待个人条件和社会需求,从实际出发来选择职业和工作岗位。
来源:安庆皖江中等专业学校